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佛光大學暑期先修營 找到心的主人

教育人文

字級

佛光大學暑期先修營 找到心的主人

【人間社記者 陳逸偵 礁溪報導】 2020-07-25
佛光山佛光大學109學年度佛教學系,自7月20日起至31日止,舉辦為期2星期的「暑期先修營」,課程規劃精彩多元活潑。國內新冠病毒疫情雖漸趨緩,但海外學員仍需配合政府政策辦理入境手續,來不及參與,僅國內學員參加。

7月22日課程「佛教新聞報導撰寫與實務」,是本次課程多元運用的一個亮點。學員從閱報者身分,轉換成為撰寫新聞記者的角度,應如何對事物的觀察與重點統整的掌握,都是學習的方向。遵循星雲大師「文字有力量、筆下有分寸」的叮嚀,期許自己是「千手千眼觀世音」,闡揚人間真、善、美的人事物為己任。

課程講師廖麗珠,目前是佛教學系碩士班研究生,同時也是《人間福報》暨人間通訊社義工記者,循序漸進的引導學員,從5分鐘的自我介紹中,快速讓同儕知道「我是誰、你們如何記得我、如何與我相處、我喜歡什麼、我的總結」。

學員抓住重點,紛紛發表:事業有成且已交棒的陳瑪鈴,暱稱money媽咪,樂於照顧別人與人分享生活養生經驗,謙稱自己記性不好,不擅書寫。楊盛皓今年自普門中學畢業,從小在大慈育幼院的栽培下,喜歡聽出家法師講經、開示、佛光山的梵唄,他希望將來能成為一位檀講師,以維摩詰居士為榜樣,更以星雲法師的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為目標。

寂安法師俗家名為蕭佩佩,父親是牙醫師,3歲時罹患不知名病症。父親經出家法師指點,茹素並諷誦經典且發願,3個月後如實控制病情。高中畢業後決心剃度出家,並獲得家人護持。他說:「同學就像家人一樣,也許我們有不好與傷心的過去,但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。」

游欣踰家住宜蘭員山鄉,自詡是個迷糊的人。有次隨眾諷誦《心經》,「…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,……。」讓他感動莫名,選擇就讀佛教學系,希望從生活中學習佛法。高子晴說自己具有特殊體質,母親「愛算命」,聲稱上佛教學系是「菩薩叫我來讀的」,未來希望成為一個心理諮商師。

個性內向又容易緊張的黃欣樂家住嘉義,父母希望他能把快樂帶給身邊的人。他說:「過去我都以別人為主,選擇上佛教學系,希望藉由課程的學習,可以更了解自己。」也希望能藉由禪坐克服自己容易緊張的心緒,可以無窮止境的學習,學習把自己的「心」找回來。

下課前20分鐘,學員們各自完成一篇300字屬於自己的新聞稿。從下標、導言、主題、背景到結尾,嚴守正確、客觀、詳實又及時。學員們下的新聞標題有,〈真高興見到你〉、〈回顧人生「自我介紹」〉、〈我們是誰〉、〈我的佛學系同學〉、〈讚歎的同學們〉、〈新的認識〉等。
12345678910第1 / 416頁
追蹤我們